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优秀企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胜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6:13:00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近期,美国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并在资本市场引发震荡。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人士分析,短期来看,对于美国加征关税市场还处于观望状态,从投资角度而言,会更关注具备平台化或单点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能够将中国供应链优势实现各国本地化运营的优秀团队。也有投资人坦言,有出海业务的被投企业,因为还有库存周期,关税的陡然变化带来的影响尚未即刻体现,企业一般采取先观察再做出应对的措施。

针对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自然禀赋、人力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6883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上海某产业资本投资负责人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预期一直都有,逆全球化的趋势进入实质的出招接招阶段,目前对于实质的影响可能还要看各个区域市场的反应,“让子弹飞一段时间”。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出来后,市场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尤其是有海外业务和做跨境生意的企业,因为有短期库存,政策出台后需要一段时间来体现,才知道后续的供应链是否会受到冲击。”琢石资本合伙人彭松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就消费领域投资的短期影响,他总结了三点:第一,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跨境贸易、库存业务首当其冲,供应链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短期策略趋于保守;第二,产业链连锁反应。关税骤增将冲击电商、渠道商、供应商及消费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成本传导压力,值得进一步观察;第三,竞争格局分化,高水平团队可通过快速调整在新的变局中抢占优势,而依赖单一市场的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千乘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被投企业尚未做出直接的应对措施,需要先观望一段时间关税变化是被美国需求端消化,还是由需求端和供应商来分摊,以及在整个博弈过程中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戈壁创投常务董事及执行董事潘俐文表示,公司所投一些非跨境电商类的项目,由于之前海外布局在东南亚和中东较多,也有一些在欧洲,但美国整体来说比较少,因此短期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从整个一级市场来看,投资的氛围、频次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而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逐步落地,并且可能持续升级,有从业人士指出,和前几年的“贸易战”相比,心里的预期其实都有了,未来持续的影响将更复杂和多样化,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需要考量更多因素。

上述千乘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内需驱动型行业和具有技术突破能力的领域将成为新的关注点。中长期来看,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国产替代逻辑将会部分抵消关税带来的冲击。当前投资应重点关注具备平台化或单点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以及深度参与国产化生态建设的科技型企业,这些标的将有机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获得超额收益。

时代伯乐的观点认为,资本市场将重新估值和定价,整个全球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这次“中美贸易战”的深刻影响,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全面崛起,加上中国的大学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几乎是美国的5倍,工程师背后将是大量中产阶层的产生,人口规模和中产阶层规模决定中国经济规模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也会更为明显。

彭松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建议中国企业强化海外布局,对于有核心供应链优势的企业需加速开拓北美以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降低区域市场风险。不管是头部还是中小企业均应提升全球化能力,通过品牌本地化、自有渠道建设获取增量空间,深入打造本地化运营,在目标市场扎根,构建本土供应链与服务体系,倒逼中国的企业练就“多面手”的功力。

“琢石资本也仍然看好未来十年中国本土消费企业的发展前景,并积极通过投资控股东南亚的线下渠道商、网络服务商企业,找到更多的本地化资源,深耕海外‘黑土地’,帮助中国出海的企业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在海外获得更多的边际增长。”彭松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