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技工院校每年将开发建设不少于5个新名称专业,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1:05:00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技工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坚持“服务产业、促进就业、动态调整、特色发展”原则,以“精减一批、新增一批、优化一批”为抓手,加快构建与我省“制造业当家”“数字湾区”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技工教育体系。

《通知》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淘汰滞后产业关联专业。具体而言,各级人社部门需定期梳理辖属技工院校专业开设情况,指导院校对教学质量差、连续三年未招生、连续三年就业率过低或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进行清理,形成精减专业清单。各级人社部门应依照清单,确保精减专业不再列入下一年度辖属院校的招生简章中,同时要指导院校做好精减专业的经费、师资、设备的整合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

《通知》强调,科学规划前瞻布局,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各技工院校应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领域战略部署,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康养、低空经济等,每年向属地人社部门提交新名称专业需求。其中,珠三角技工院校结合新职业、新技术趋势提出新名称专业申请。省厅汇集各地市申报情况,联合院校、行业企业共同评估论证,每年开发建设不少于5个新名称专业,以厅名义发布并纳入广东省技工院校专业目录。

《通知》还指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优化相关产业的关联专业。各技工院校需结合新技术发展情况,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指南》为指引,对本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优化,遴选出专业优化案例报送省厅,并在优化专业的经费支持、师资配备、实训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

此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写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指南》,对新质生产力及其新技术作了概述,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详细介绍了数字技术赋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和新技术融合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

南方+记者 杜玮淦

【作者】 杜玮淦

广东人社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