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7:01:00
原标题: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实现了“开门红”。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在当前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对等关税”背景下,也有些人心生疑虑:中国经济能不能顶住外部冲击?能不能持续向新向好?不可否认,随着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危害持续显现,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面临不小压力。但“天塌不下来”,外部冲击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我们完全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内需主动力愈加显现,能够有力抵御外部影响。美国滥施关税直接冲击我国外贸企业和外部需求,但我国内需市场空间广阔,是支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后方。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国内市场具有增长点多、持续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鲜明特点,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场景、更低的创新成本和更高的创新收益,能让新技术、新产品迅速产业化和规模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内需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过去5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今年以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等政策密集出台,加力提振消费。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提振消费政策效果比较明显。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不断打通,扩内需各项政策加力扩围,内需市场的容纳效应将更加显现。
中国经济创新动能日益强劲,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强支撑。百年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面对美国科技霸权主义,不少人担忧:中国能突破“卡脖子”技术吗?中国能引领科技创新吗?事实作出了有力的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不断刷新中国科技新高度。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产出量质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从跳秧歌到跑马拉松,DeepSeek从横空出世到广泛应用,“黑科技”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9%、9.7%,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强劲。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必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中国经济有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支撑,稳外贸稳外资具备可靠保障。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始终坚持“握手”而非“挥拳”、“拆墙”而非“筑垒”、“联通”而非“脱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外贸发展更趋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对外国“磁吸力”越来越强。目前,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由12.8%提升到16.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由38.7%提升到47.8%,且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正在形成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意味着我们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同时,我国外贸的韧性比较强,一季度虽然外部限制增多,但出口还是增长6.9%。单个市场对我国外贸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整体可控。
中国经济应对风险挑战的储备政策工具充足,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考验,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严重冲击,我们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近年来,美国以各种手段遏制打压中国,但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我们不仅没有被打垮、被压倒,反而在倒逼之下补上了发展短板、提升了经济韧性。面对此次美国滥施关税的乱拳,党中央已有预判,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就如何应对美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今年的宏观政策也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会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宏观政策效应明显,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各项政策持续推出、发力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向新向好,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必将降低到最小程度。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面对遏制打压,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着力扩内需、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掀翻不了大海。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风险挑战,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求是》杂志评论员)
来源:《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