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护生命最后一程?探访江苏安宁疗护团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39:00
今天是清明节。在缅怀的同时,难免也会对生命的多一些思考。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可以预见的告别来临时,如何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让患者家庭不留遗憾?走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去了解一下他们送别生命的仪式。

△患者送给张玉玺的丝巾
张玉玺:虽然这个病人已经离世这么多年了,就像《寻梦环游记》里讲的,她还在活在你的记忆里……每次戴这个丝巾的时候,我就想起来这个奶奶。
对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团队成员、医院老年呼吸科专科护士长张玉玺来说,工作时常残酷,时而温暖。2017年,一位癌症终末期的患者奶奶提出临终心愿:想去日本看看女儿生活的家。当时,刚经历一场大手术的奶奶体重仅剩70多斤,鼻插管和腹胀腹痛让她几乎无法进食。医护团队一方面帮助奶奶恢复身体,一方面联系日本的医院制定全方位的应急预案。经过不懈努力,奶奶的心愿完成了。
后来她在日本待了五天,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舒适。在最后的阶段能在她女儿房子的那个庭院里面躺着,能够跟家人,跟她的下一辈、孙辈一起,共享天伦,她就觉得特别高兴。

△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合影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安宁疗护,通俗地说,就是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照料,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018年起,张玉玺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组建安宁疗护团队,迄今为止已有300多个家庭受益。
之前我们给终末期病人做VR正念减压,在病房里头减轻他的疼痛。他醒了以后,就跟我们说,从来没有觉得这个能让他在痛苦中都睡着了。能为我们的病人和家属尽点绵薄之力的话,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团队中,医护人员主要负责提升患者舒适度,家庭沟通、心愿完成等大部分工作由医务社工来完成。这些年,医务社工金妍艳和同事们帮许多患者完成了“心愿清单”:回家拍张全家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给患者编写生命回顾故事集……最令她感动的是,一名曾经抗拒谈论死亡的家属,在患者安详离世后主动成了志愿者。
金妍艳:有一年在端午节的时候,把病人的妈妈,包括弟弟妹妹喊过来一起吃了顿饭,拍了全家福。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也鼓励病人回家的时候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留下了很多的影像,病人去遛小狗,自己走路,在家做事情的这种小视频,我们剪辑成了一个纪念视频送给病人妻子。她说,幸好你当时让我去记录这些事情。

对许多家庭,“善终”仍是敏感话题,但金妍艳发现,安宁疗护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在与患者家庭的接触中,从隐瞒病情到坦然规划身后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安宁疗护也是一场关于生死的教育。金妍艳觉得,患者家庭在变,自己也在变。
金妍艳:我自己也会跟我的家里人去聊这个事情。在这个中间我觉得改变了我们惧怕死亡的态度,包括怎么样去安排好我自己的未来。有的时候可能我们帮助了病人,但也能从病人身上或者他们家属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
张玉玺期待,未来有更加健全的制度,让安宁疗护成为普惠性公共产品,守护更多生命最后一公里的质量和尊严。
一个人从出生到最后的去世,是一个长期照护的体系,安宁疗护是最后的那一环,是生命尊严的体现。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安宁疗护通过专业的医疗手段缓解疼痛,让患者能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度过余生。同时,它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情感支持,让患者不再感到孤独和恐惧,能够以平和、尊严的心态面对那一刻的到来。给予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慰藉。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安宁疗护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患者最后的旅程,让生命以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谢幕。让患者在温暖与尊严中走完最后一程,让家属在回忆中多一份慰藉。
(总台记者 钱成 江苏台)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巩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