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线祭扫+实景课堂,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清明之思铸魂 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6:00    

4月1日至6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和医药系、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兴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兴义市丰都街道和谐社区、丰都街道新建村、贵州天元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苗药公司等联合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奋进力量”清明节主题活动,引导1500余名党员干部、师生、职工通过“云端祭扫+实地缅怀”双线追思、“行走的思政课”的方式,共同追忆革命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清明祭英烈 双线寄哀思

在兴义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英烈们用热血铸就的丰碑巍然屹立。在兴义市烈士陵园,119位英烈长眠于此,他们的精神如松柏常青,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英魂不朽,精神永存。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祭扫场景令人动容。

“山河无恙,只因有你!”“你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我们永远铭记!”活动期间,党员干部、师生、职工在中华英烈网虚拟的祭扫场景中,认真浏览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伟大革命精神,并通过网上献花、鞠躬、留言等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立志追梦的信念与决心。

与此同时,党员干部、师生、职工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诵读一则事迹、留下一段感言”等祭英烈活动,在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中继承遗志、铭记历史。

“英烈们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铭记英烈、学习英烈、传承英烈精神,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参加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

实景思政课 点燃爱国情

一岁一清明,一岁一追思。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回溯烽火岁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主题活动,将清明祭扫与革命教育融合,用“青年的方式”,让红色教育“动”起来,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用红色记忆映照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

实地祭扫、参观活动中,5名学子担当“红色宣讲员”,结合历史事件,穿插革命细节,把大家带回了红军长征途经兴义的峥嵘岁月,让大家在红色场馆中与革命先烈们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充满代入感的故事讲述,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等解读红色基因,故事中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道理与家常,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见贤思齐、崇尚英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革命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未来,我们还将开展更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活动,把革命故事讲好,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党总支书记王伟说。

从校园到社会,从“双线祭扫”到“行走的思政课”,从现场听到个人悟,这次主题活动是黔西南民族职业学院持续多年教育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其“五同五力”思政育人新模式影响力从校园扩至社会的生动展现。

长期以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把区域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紧抓清明祭扫、“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青年师生、社团组织、模范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红色文化丰富思政课堂内容、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思政社会实践,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深化课程育人的内涵,践行活动育人的理念,强化文化育人的高地,通过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推出的《人民至上》、红色沙龙、思政送教等精品课和活动,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使红色思政教育生动可感、易于传承,让红色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实现了红色精神的深度内化与有效传播,为培养出更多怀揣红色基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贡献了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星星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编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