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讲述晋祠“国宝”故事 感受古人超前的智慧与审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40:00
本报讯 3月31日,新华社新视频“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国宝故事”专题推送题为《晋地瑰宝:感受古人超前的智慧与审美》的报道,通过记者在太原晋祠的镜头,感受古人超前的智慧与审美。
报道介绍,山西历史悠久,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誉。作为“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重要取景地之一,太原著名景区晋祠也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这里的文物底蕴深厚,兼具艺术审美与精巧构思于一体,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妙智慧。
位于晋祠内的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以装饰精美、工艺精细而著称,是中国民间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见证中国戏曲兴衰沉浮的重要历史遗存。太原市晋源区文化馆助理馆员李博介绍:“这座建筑是由殿、台、楼、阁四个建筑合为一体组成,前端是清代补建的一个卷棚顶的建筑,背后则是明代原筑的集殿、台、楼、阁为一体的建筑。为了保证台下的观众能够更真切地听到台上演员演唱的内容,在水镜台前方的地下埋了两两对扣的一共八口大缸,来增强声音的共振。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晋祠难老泉泉水清澈见底,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因而得名“难老泉”。
报道称,晋祠有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建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鱼沼飞梁,又称十字桥,桥面呈十字形,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李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