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沙尘暴蓝色预警继续发布 沙尘天气还将持续1~2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35:00    

中央气象台4月13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4月13日20时至14日20时,新疆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中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大部、贵州东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重庆沙尘天气何时结束?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介绍,目前冷空气影响结束,风力变小,加上未来两天没有明显的降雨,不利于沙尘沉降。另外,四川盆地的地形也不利于沙尘向周边传输扩散。所以,重庆的沙尘天气还将持续1~2天。

天气预报

局地有阵雨或雷雨

最高气温直冲34℃

今天:各地多云到晴,气温8~33℃。中心城区:晴,气温17~30℃。

明天:大部地区多云到晴,午后局地有阵雨或雷雨,气温8~33℃。中心城区:多云间晴,气温18~30℃。

后天:大部地区多云到晴,局地有阵雨或雷雨,气温9~34℃。中心城区:晴间多云,气温18~32℃。

小贴士

沙尘天气守护呼吸健康 应该这样做

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患。沙尘颗粒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敏感人群尽量避免外出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

▶沙尘天气时,敏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确需外出的,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活动时间等健康防护措施。

▶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需尽快就医。

因职业需要必须室外活动的人群需注意: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的人群,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应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

室内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关闭好门窗。

2.采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

3.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4.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

1.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沙尘天气会同时存在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可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2.可佩戴防风的眼镜,避免风沙对眼睛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3.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避免风沙对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

4.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多吃鸭血猪血能清肺?

民间相传“沙尘天气多吃鸭血猪血能清肺”,网上也有言论“”多吃鸭血、猪血、雪梨、银耳等清肺食物”,这些有用吗?

专家表示,当前没有方法能够清除进入人体内的粉尘。粉尘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而吃的“清肺”食物,是从消化道进入体内,消化吸收后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与肺部的颗粒物可谓是“隔海相望”,处于两条互不相同的通道,没有一丁点儿清除效果。

传统医学上经常说的“清肺”,此清肺非彼清肺,指的是清肺泄热,减缓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相关症状,只是被人们习惯性地叫作“清肺”食物,但并不能处理空气污染引起的肺部问题。

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新闻分析

北方沙尘影响18省份

为何一直吹到海南岛

连日来北方的极端大风,导致沙尘大范围传输,一路向南,跨过长江、进入华南,最远抵达海南省的北部,全国18个省份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形成了近年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还将持续多久?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分析,造成本次大范围沙尘天气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极端大风导致的沙尘天气强度大,达到强沙尘暴等级,在上游沙源区的起沙量非常可观。其次,沙尘传输高度高。在高空强风作用下,沙尘气团移动速度快,沿偏北路径长驱直入,传输到西南、江南、华南等地。第三,南方地区的降水结束时间早。沙尘天气基本是追着雨跑的,降水刚结束沙尘就来了,缺少降水的清除沉降作用,导致沙尘传输过程中沉降少,一路向南抵达了海南北部。

沙尘天气还将持续多久?“13日,南方地区风力明显减弱,浮尘天气将会出现较长时间滞留,预计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华南等地沙尘将持续到14日。”饶晓琴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