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遵义会议时间几月几日(中国革命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毛主席面临危机,谁投了关键一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9 08:38:03    

1934年10月,因为博古等人的“左倾”主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因为博古等人“左倾”思想严重,导致红一方面军被国民党的打出了中央根据地,政治局决定对这次反围剿战争作出总结,并重新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长征旧照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博古、李德等人对自己的错误做出了报告。

但是中央红军下一步该如何走,却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此时有人推举了那时候的毛主席,但当时的毛主席在中央苏区处于被排挤和打击的地位,一些“左倾”主义持反对意见,不赞同让毛主席恢复指挥权,就在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他坚定地投了毛主席一票,成功让红军指挥权回到了毛主席手中,被称为遵义会议上力挽狂澜的一票,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为何选择帮助毛主席?

1931年王明等“左倾”主义通过中国六届四中全会占据了中央的统治会议,还在同年11月撤销了毛主席的领导权和军事指挥权,一步步将毛主席架空,后来因为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毛主席眼睁睁看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他心急如焚,无奈却丝毫没有话语权。

就在红军被迫长征的初期,毛主席也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只能接受共产国际的指挥

毛主席

当革命早期时,蔡和森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时候,共产国际已经形成,当时的中国与之前的俄国十分相似,在中国早期的各种革命背后,有很多共产国际的身影,所以无可避免的就会十分依赖共产国际。

不可否认,当初的苏联确实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

但是一味的模仿并不代表着可以复制成功,所以在共产国际把控着整个革命的时候,共产党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以至于在蒋介石发动政变之后让共产党十分的被动。

回过头来看,前三次反围剿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进行得十分顺利,第四次也沿用前三次的计划,也成功了。

但就在这第五次,李德、博古等人非说一直打游击战、运动战,根本不能从困境脱身,反围剿虽然成功了,但是没有将蒋介石击退。

李德

他们决定在第五次反围剿使用“正规”战争,面对面的和蒋介石打一次,丝毫没有考虑红军的具体情况,生搬硬抄的将自己在苏联学习到的战斗经验用在反围剿上。

他们这个举动,可让红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又在湘江之战中死伤数万,8万多红军过了湘江只剩下3万多,就算这样,左倾主义依旧我行我素。

他们排斥毛主席所说的游击和运动战,认为毛主席没有接受过共产国际的教育,就是个眼界窄狭的经验主义者,苏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丰碑,凭什么要听你一个大宅门出来的读书人指挥?
在当时,作为和博古同样从苏联回到国内的王稼祥,他并没有和博古等人一样,坚持共产国际路线,反而在红军长征途中和毛主席人等讨论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道路的想法。

在从苏联回来之后,他就曾经拜访过毛主席,两个领导蹲在屋子里说起共产党主义以后的美好畅想,毛主席说王稼祥是吃过洋面包的,以后还得靠他们来协助共产党。

王稼祥却很谦虚的道:“我刚从白区来,许多情况不了解,对打仗更是外行,还得专门向你请教。”

王稼祥从莫斯科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中国和苏联的革命有些不同,在和毛主席等人交流后更是深有体会。

尤其是在发现博古、李德等人一口一个共产国际时,就知道他们靠不住,根本不去了解中国国情就开始瞎指挥以至于带着红军走上了绝路。

王稼祥

中国有句老话:“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和苏联的情况差的何止是一个细微的差别,比起苏联成功的案例,王稼祥更相信实践的结果。

可现在的根本问题是,真正能指挥红军取得胜利的人没有指挥权,反而一群不懂中国的人自吹自擂自己的见识,他们将中国看做什么?红军的未来又会如何?

召开遵义会议,重新选定红军指挥

在遵义会议前,王稼祥就曾找过自己的好友,建议改换毛主席指挥红军的想法,也可以说,他是最早一批支持毛主席的人

这并不是毛主席被第一次忽略,他参加革命的时间不是很早,在共产党之中属于后起之秀,所以去苏联进修过的国产国际代表们有些看不上这位年轻的指挥。甚至于最开始长征的人选中,都没有毛主席的名字。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遭受到的巨大损失,导致很多干部将领对王明、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犯下的错误产生诸多怀疑和不满,经过王稼祥的秘密联系,他们纷纷要求撤掉几人的指挥权,推举毛主席上位。

王明

大家也都不是傻的,明眼看着他们全权掌控指挥权之后,战事频频失利,照这样下去,力量本就薄弱的红军,恐怕就要被他们带进了深渊之中。

在1934年12月12日,毛主席等人就红军到底去哪里发出了激烈讨论,这一次,毛主席坚决不能让红军再走错路。

于是毛主席和王稼祥等人就去找那些支持王明、博古等人军事路线的干部,给他们的详细地分析了左倾思想的危害,这些人很快就醒悟了过来,纷纷支持毛主席。

这一次的劝阻成功避免了红军钻入国民党圈套,反其行贵州之后,他们向遵义进发,王稼祥更是直言道:“到了遵义一定要开会,把他们给轰下来”

1935年1月红军打下了遵义,因为毛主席指导的正确路线,红军能得以和国民党拉开了一段距离,索性就在这里休整一番,并借此召开了遵义会议。

1月15日,遵义会议正式召开,出现在会议上的大多是后来的重要领导,那时候,周总理、邓公、彭司令、杨尚昆、刘少奇、王稼祥等都在其中。

在会议上,秦邦宪为主持,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随后博古等人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做出了总结报告,在报告中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将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强,人数多、装备好,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是对自己指挥失误这件事只字不提。

但即使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

从劳苦大众中走出的红军,根基薄弱资金困乏,这是早就存在的情况,难道就因为这个红军就不会胜利了吗?
前四次的胜利大家都看在眼中,明显是因为第五次突然改变了作战方针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他一味的照搬苏联共产经验,却未想过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走的路线一样吗?

根本不一样,除了渴望解放的思想是一致,两国的情况却千差万别。

就算是跟国民党豁出命去拼了,那也不一定能一换一,拿什么去跟他们正面对抗?

但是这话说出来太难听,很多人有些难言于口,但有人却忍不了,在他们的发言完毕之后。

张闻天等人接连起身,首先是做了自我批评,其次就是系统的指出了李德、博古等人的指挥失误,在没有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指挥,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和湘江战役的巨大损失。

会议上,在决定撤销李德、博古等人的指挥权之后,就要开始选举新的指挥了,大家都将目光看向了毛主席,他之前的表现十分出色,带领着红军和共产党一次次从险境走出来

这话一出,以李德、博古为首的左倾主义者们的脸色十分难看,他们有人站起身反驳。

但此时毛主席也站起身来发表意见,并为了之后的军事战略方针做了报告,但是博古等人根本不听。

但左倾主义们不认可毛主席,或者说,他们一直在针对他,他们坚决不同意让毛主席来指挥红军。

左倾主义在失败的情况下还是顽固地认为,革命本身就会有牺牲,胜负也乃兵家常事,怎么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博古等人不同意恢复毛主席的指挥权说这事儿必须要通知共产国际。

毛主席

可惜的是,他们的通讯仪器在撤离的路上被炸弹炸坏了,根本联系不上共产国际

这正是天意所为,此时不将博古 、李德这几个激进分子拉下马,红军还能让他们霍霍几天?

王稼祥投出决定性一票,私下曾与毛主席详谈

会议似乎进入了瓶颈,众人争吵不休,气氛十分凝重,此时王稼祥站了出来:

“我赞成毛同志接替李德、博古同志指挥红军,之前毛同志就多次建议过红军的战略计划,但有人听过吗,也就是这次毛同志争取红军来了遵义,我们才得空喘口气,他的指挥能力大家有目共睹,难道不应该由他来指挥红军吗?”

王稼祥的话直接刺破这层朦胧的纸窗户,一击要害,将左倾主义者们不愿意承认的事情说了出来,但是博古等人怎么会甘心承认自己这个在苏联进修过的高材生,不如毛主席这个连国门都没出过的文人。

但是对于其他人,王稼祥的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成功当选政治局常委,恢复了红军的指挥权。

而就在遵义会议前夕,王稼祥偷偷去找了毛主席,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王稼祥是第一个提出维护毛主席主张的人,在毛主席的权力被架空之后,毛主席害怕王稼祥和自己走得太近也会被判为右倾。

所以规劝他:“你我是少数,不服从也不行,我只好到后方去了。你就别争了吧,不然你也会同我一样成了‘右倾主要危险’人物了。”

但是王稼祥做不到远离毛主席,他明白红军能有今天,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十分大的关系。

想当初他接待李德等人,为了这位金贵的苏联顾问盖了三间新屋子,一群人整天在屋子里不露头,王稼祥还以为在讨论什么大事,生怕这位苏联顾问累着,特地去慰问,结果一看,人家在里面打扑克呢,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红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哪怕毛主席不说什么,王稼祥也决不能眼看着红军跟随李德等人的指挥。

他私下去找毛主席聊天,问道:“毛同志,这时候能说一下你的看法吗?”

毛主席有这些年说得太多了,可是很少有人听,但面王稼祥,毛主席反倒开口反问他:“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

王稼祥毫不犹豫地开口:“我觉得应该撤销李德、博古的指挥权,你来当红军的指挥!”

这一句话给了毛主席莫大的震撼,在遵义会议上,他直言谈论博古等人的失败,尤其是湘江战役的时候,红军的战略转移直接变成了“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以及搬家式的行动”。

毛主席

而后王稼祥又在会议进入争执期的时候,为他投下重要一票。

多年之后,毛主席谈起王稼祥还说:“没有他投出的重要一票,遵义会议就不会那么顺利”

在革命的这条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要做到实事求是,摆正每个人的态度,王稼祥也是因为实事求是的看待红军过去的发展,才支持毛主席的,因为他见过红军在毛主席带领下是如何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