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青海湟源有啥好玩的地方(古风今韵秀湟源 人与自然同欢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3:37:55    


这里素有“海藏通衢”和“海藏咽喉”之称;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独特的“浪山浪水”旅游业态;

这里是吸引世人眼球的旅游胜地……

西宁市湟源县以独特的多元文化魅力,拥抱八方来客。

在丹噶尔古城,体验商贾云集“小北京”的繁华景象;在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以“敢为人先、实干善成”为内核的精神洗礼;在宗家沟文化旅游景区,品味西王母繁衍流传的昆仑文化;在日月山,倾听文成公主进藏的传奇故事……

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二赛段多巴至互助的比赛首次穿越丹噶尔古城。当速度与古城激情碰撞,为古城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也为环湖赛增添了新的挑战和看点。

“生态+”,

展现生态高地新风姿

到了湟源,怎能不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大黑沟森林公园就是绝佳的选择。以白桦为主的天然林区,是省级森林公园,109国道从附近穿过,交通便利。景区内有海拔3500米罕见的“古冰川”遗址、白土台遗址、千亩“王母花圃”等景点,白龙池、银河落地、华林秋色、公主石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故事。

这里山青水秀,百鸟歌唱,风景异常优美,是避暑休闲的胜地。大黑沟森林公园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帐篷露营、自驾车露营、房车露营、徒步穿越、垂钓、户外烧烤等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了景区从传统、片面的观光游向度假、休闲、康养、运动、探索的体验游转变。

烧烤、野炊、徒步、垂钓……在大黑沟森林公园不仅可以感受“浪山浪水浪河滩”的魅力,还可以静享“诗与远方”的浪漫与宁静。“大黑沟真的是年年来年年不一样。去年秋天来的时候,层林尽染惹人醉;今年夏天再来,自己携带露营装备,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放松自我、尽情享受,和朋友们吃喝玩乐一整天仍意犹未尽。”游客陈玉芳说。

湟源县立足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全力打造“湟水上游生态强县”。

同样是风光迤逦,宗家沟的玩法却另有一番趣味。

宗家沟地处“王母瑶池”青海湖之东,“羌人观象”日月山之下,景区内自然风光独特,植被丰茂,山势峥嵘,风景如画,形成了雄、奇、险、秀的自然奇景。沟内山石天然成景,佛山、象山、狮山、猴山等自然成趣,水域风光、山体风光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是集文化寻根、休闲观光、探险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原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

“漫步在玻璃栈道上,有惊而无险,一幅幽静秀美的画卷就在眼前。但在我看来,冬天的宗家沟景色更胜一筹。”游客蔡先生说。

冬季,千姿百态、生动逼真的冰瀑、冰挂把宗家沟装扮得晶莹剔透,形成了雄伟壮观、冰清玉洁的冰世界。到了夜晚,在万千彩灯的照映下,则变成了熠熠生辉、五彩斑斓、美妙奇特的童话世界。

湟源县拓宽实景游玩范畴,打造全季多元化文旅体验,依托自然优势,在宗家沟景区推出以冰雪冰挂、裸眼灯光观赏为主,冬季戏雪娱乐为辅的冰雪游览产品,实现冬季项目由“静”向“动”转变。2024年截至5月底,景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5万人次(3、4月闭园),实现旅游收入297.7万元。

今日之湟源,正以守正创新的新姿态在湟水上游展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古城+”,

写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说起西宁市湟源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丹噶尔古城就是不得不去的打卡地。

从“拱海门”进入,行走古城中,身侧不断向前延伸的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署、“歇家”商号等传统建筑群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这座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百年名城,诉说着茶马商都的繁华盛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要塞的多民族文化交融。

精细的皮绣、华美的排灯……古城聚集了一大批非遗项目,更多非遗技艺在这里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走进湟源皮绣展馆,非遗传承人冯海萍正在指导学徒。“依托文旅融合发展,我们的手艺也被更多人关注。”冯海萍说。

2019年,冯海萍依托古城发展平台,创立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企业,通过培训、吸纳从事皮绣及民间手工艺品的绣娘和残疾人,开发文创产品,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在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同时,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

在丹噶尔古城的文化遗产中,湟源排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线,其横跨主街之上,灯箱上是“四大名著”的部分经典内容和“二十四节气”故事,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承载着古城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每当夜幕降临,被点亮的排灯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观赏。

近年来,湟源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认真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强以湟源排灯、丹噶尔皮绣、剪纸、香包等为代表的非遗技艺展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挖“元宵闹花灯”“品腊八、赏灯会、游古城”“双宁灯会”等民俗民间文化,消夏艺术节、排灯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活动,让历史名城绽放迷人光彩。自2009年起,连续成功举办的十三届中国·西宁高原国际风筝邀请赛,成为向世界推介展示湟源的窗口。2023年,丹噶尔古城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4年,景区全面开展5A级景区创建工作,将本地特色资源与古城建设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多元休闲业态,既融入‘乡愁’,又提升游客体验,让古城吸引力不断增强。”丹青文旅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霍鹏说。

今日之湟源,正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谱写文旅融合的现代新篇章。

“浪山+”,

绘出乡村旅游新画卷

青海的夏天最宜人,百草万木苍翠葱郁,各种鲜花绚烂盛开,“浪山”成为青海人的夏日标配。

周末,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走进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马家湾村水麦轻奢露营基地,喝茶、聊天、聚餐、赏花、扭秧歌,把繁忙抛诸脑后,享受乡间茂密山林和清澈小溪的宁静与美好。

水麦轻奢露营基地负责人杨永强介绍青海的“浪山”文化时说:“传统的‘浪山’模式简单便捷,约三五好友,带上瓜果点心、烧鸡卤肉、美酒饮料,到野外闲聊小憩。大家庭出游则带上锅碗瓢盆和食材,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支起锅灶、搭起帐篷,早餐烧一壶奶茶,吃一碗‘熬饭’;午餐煮羊肉,炒大盘鸡,拌凉菜,炒热菜;临近日落,吃一碗指甲面片,而后尽兴回家。”

近几年,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区禁止进入,还有一些区域因森林防火禁止支锅起火。为此,各地创新乡村旅游新模式,湟源“浪山”也有了新变化。

既有山水林田草等生态元素,而且交通便捷,精品露营营地还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成为不少市民“浪山”的最佳选择。营地提供野餐垫、便携桌椅床等各类露营用具,烧烤用具、水壶等户外用品也一应俱全。哪怕出门时没带齐装备也不用担心,在营地的生鲜超市和酒水超市可以完成“一站式”采购,让游客省心省力。游客还可以点一桌现成的火锅或烤肉,解放双手,单纯享受乡村美景。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尼等尖措,今年夏天已经连续三个周末都来露营营地打卡。而他们的打卡地马家湾村,村民们通过在营地摆摊销售本地特色美食和手工香包、鞋垫等,实现了增收。

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王利红介绍,湟源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规划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引擎”的思路,探索“生态旅游+”模式,以浪山浪水浪河滩为品牌,打造乡村精品“浪河滩”休闲游,2024年截至目前,全县正常营业浪河滩营地65家,为周边农户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31个,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性营业收入504万元,真正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活力满满的湟源,正奋力展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