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是哪个时期的民歌(木兰诗:出神入化用修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10:05:19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只有300多字,却单独或兼用了设问、比喻、排比、对偶、错综、映衬、层递、顶针、反复、复叠、摹状、省略等十多种修辞格,几乎每句都运用了辞格,处处都是神来之笔。全诗语言如天上行云、小溪流水,活泼明快,字字珠玑。
诗的开头16句用设问,前6句是提问,木兰为什么“叹息”,接下来10句是答案“从此替爷征”。一问一答,引人入胜。“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错综兼用,絮絮叨叨话家常,表达的是木兰与父母的互相关爱体贴。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个排比句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都是虚指,用错综的辞格,通过词面抽换,再现了木兰报国心切,在市场上东奔西跑忙忙碌碌选购装备的身影。
同样抽换方位词的还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东与西也非实指,反映的是木兰回到自己阔别十余年的闺阁,既熟悉,又新鲜,这里摸摸,那里坐坐,欣喜之状,溢于言表。
还有隔段使用的数词错综,如前边说“壮士十年归”,后边说“同行十二年”,木兰到底参军多少年?其实十与十二都表示多数,即十余年,这样错开说,显得句式灵活而不呆板。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全句用层递,像电影蒙太奇镜头转换一样,一下子就把木兰从爷娘身边推向了抗敌前线黑山头。木兰从家乡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只用了两“旦”两“暮”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奔赴疆场的速度之快。两个“不闻”反复,强调的是“爷娘唤女声”不停在耳畔回响。“鸣溅溅”和“鸣啾啾”,两个复叠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摹状了河水奔泻与战马嘶鸣的声音,突出了木兰一路的艰辛和战情的紧急。“不闻”与“但闻”使木兰的思亲深情与报国初心交相映衬,表明在忠孝暂难两全的选择面前,木兰义无反顾首先选择了精忠报国。这就是《木兰诗》在内容上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木兰诗》对偶辞格的使用,同样富于变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正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反对;“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是串对。不仅各种形式的对偶交替使用,而且词性与平仄对仗也很工整,强化了对偶句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的修辞特色。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几句用的是顶针辞格,头尾蝉联,上递下接,一气呵成。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组排比句,勾勒出一幅一家人喜迎木兰归来的画面,也可看到家人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温馨和谐,亲密无间,生活情趣满满。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比喻和省略兼用。比喻采用借喻的形式,只出现喻体兔子,没有出现本体木兰与战友。拿兔子作比喻,正是因为木兰出身农家,有猪有羊也有兔,身边之物信手拈来。前两句描写兔子形象,不是要分辨雄兔和雌兔的,恰恰是要说明兔子从外形上看是雌雄难辨的。上句探下省“迷离”,下句探上省“扑朔”,把省略内容补出就成为“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脚扑朔眼迷离”,谁能辨出雄雌?
有些研究者不懂从修辞学角度研究《木兰诗》,却一味进行机械的字面考证,考证古代女子闺房方位,考证兔子怎么就脚扑朔眼迷离等,结果不仅不能探寻《木兰诗》的艺术魅力,反而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了。
《木兰诗》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展现了一位勤劳善良、英勇善战、报效祖国、忠孝两全的巾帼英雄形象,穿越时空,纵横驰骋,家喻户晓,人人喜爱。在文学史上,《木兰诗》继承了《诗经》以及两汉至北朝民歌的精华,对汉语修辞学理论的建立以及唐朝以来格律诗的定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木兰诗》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在《木兰诗》基础上改编的京剧《木兰从军》、豫剧《花木兰》久演不衰,《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出了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时代强音。“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红色娘子军高唱《娘子军连歌》,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钟天使和宫金杰搭档,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获得金牌,钟天使的“花木兰”头盔、宫金杰的“穆桂英”头盔更是抓住了全球观众的眼球。木兰文化在海内外传播甚广。这首长篇叙事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