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安徽合肥:巢湖北岸的绿色织锦——滨湖湿地国家森林公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08:54:16    

城市之肺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坐拥风光秀丽的巢湖北岸,紧邻南淝河入湖口,距政务中心仅5公里。公园面积1072公顷,森林面积达799公顷,水域面积占263公顷,园区负氧离子含量达2500-3000个/立方厘米,达到国家最高标准6级疗养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和“城市之肺”,被誉为“安徽西溪”。

退耕还林

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湿地公园还是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创了人工林成功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先河,是合肥深入推进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板,也是安徽省内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多年来,这片森林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与修复巢湖生态环境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合肥曾经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1949年,合肥仅有林地146公顷、零星树木1.3万棵。但合肥的“造绿”行动开始得很早,1951年建成了合肥市第一座公园“逍遥津”公园,同时开始在旧城墙基础上营造环城林带。1993年,合肥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是当时继长春之后,全国第二个提出这一目标,并完成了“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的城市。此后,合肥分别获得“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市”。

如今已是合肥市民假日出行新地标之一的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在当时还只是紧邻巢湖北岸的一大片因水灾频发而被抛荒的乡野——大张圩。所谓“圩”,指的是我们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这里自古水草丰茂,林木丛生,从清朝开始,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导致生态环境日渐破坏。为了改善大张圩的生态环境,2002年合肥市开始在圩区实行退耕还林。

2003年·166.3公顷

生态建设,刻不容缓。2003年6月4日,是林业部门查验包河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张圩退耕还林连片建设的时间,当时通过卫星遥测仪计算,就已造林166.3公顷,植树约139692棵。通过合肥人随后几年的奋力打造,大张圩迅速形成了近万亩的人工速生的意杨林。

2010年后,合肥再次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2011年,安徽省区划调整,合肥市独拥巢湖,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拉开序幕。2012年,合肥设计了《合肥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打造“一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其中就提出要建设环巢湖生态恢复与景观风貌区,并以南淝河森林湿地公园、大张圩万亩林场、牛角大圩都市田园和巢湖滨湖岸带森林湿地景观为主体,以生态文化休闲、滨湖森林假日和巢湖湿地体验为核心,形成环湖大都市的绿色时尚商务区和生态田园文化基地。

2012年8月,合肥开始在大张圩林场基础上,启动滨湖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打造一个享受森林、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路让树·自然

建设过程中,合肥市始终坚持把生态修复理念摆在首要位置。

“路让树”是绿道建设的写真,以至于建成后的森林公园里时有这样的自然“景观”:一棵树,或是横亘于绿道之上,或是耸立于木栈道中。林场改造淘汰的杨树,去弯取直后用作驳岸的木桩。一些游步道上散落的树皮,却是收集树林间那些脱落树皮的生态利用。林间游步道上凋零的树叶不作清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成为森林公园内生态与景观的最美诠释。

水循环·生态

保持公园原有水系形态,因循水域自然形态,辅以生态修复,形成林水相间的绿色廊道。对功能退化的河流、沟塘、滩涂、湿地集中连片治理,实现区域内水系循环。保护原生植物,尽量减少施工面积和人工雕琢痕迹,对原有灌溉渠等人工设施采用木桩护坡、去直成弯等“去人工化”措施,恢复自然河流形态。

配套建成南淝河多级人工水质净化系统,每天为公园内的焦姥河等河道注入1万-2万吨经过净化后的地表四类水,结合公园内已有的沟渠、池塘系统构建出多级人工湿地,园区整体水质得到净化和提升。

动植物·多样

实施林下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改造及生态多样化工程。设置野生动物救护站和补饲点,恢复动物栖息地,保护迁徙通道。每年公园对河沟投放上万条鱼苗和其他水生、野生动物。

生态公厕全部配套污水处理系统,林区内服务驿站全部建成生态木屋,游步道采用生态路面和木栈道,大型配套、餐饮、停车服务等项目全部布局在林区之外。公园内禁行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