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楼”人去楼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39:00

市民孙先生望着自己的老房子回忆过往,他在这里出生、结婚。
3月28日,青岛李沧区永安路39号一栋长方体与圆柱体拼接到一块的“炮楼”,居住了几十年的居民已经搬走。人去楼空的老“炮楼”承载了近百年的历史,记录了这里5代人的变迁和生活。

今年47岁的孙先生仍住在附近,经常会回来看看。楼下的小院子还有他栽种的几个盆栽鲜花,他隔三差五地来浇浇水。这座老楼外立面依旧很坚硬,楼体窗户在居民搬走后已经破损,窗边长出了杂草。记者前去采访时正巧遇到了孙先生回来浇花,在征得他许可下,来到了这座老楼里,内部已是搬空的场景。

“炮楼”里的石头墙最厚的地方72厘米。
孙先生表示,自己就在这里出生,听家里老人说起过“炮楼”的“底细”。这个炮楼是1938年日军侵华的时候建起来的,算下来到现在这里生活过5代人。1938年,“炮楼”旁边是一个变电站,负责为周围的工厂供电。日本人在门口建了这个炮楼,主要目的是保护变电站。新中国成立之后,“炮楼”连同周边的楼房分给了电力部门。此后,“炮楼”被当成了食堂和职工宿舍,再后来全部分给了职工。
2022年开始,住在“炮楼”里的老居民陆续搬走,住进了楼房。但是老人们却忘不了在这里生活的岁月,以及生活中的点滴往事,毕竟这里见证了好几代人的成长,他们有时间也经常过来看看。

2012年12月,“炮楼”里住着居民,楼体外立面挂着空调外机。

2025年3月,居民全部搬走,楼体外侧写着危险请勿靠近。
据了解,“炮楼”共有上下三层 ,其中第三层还带有一个阁楼。一楼共有四间房,总共面积约有57平方米。房子集中在“长方体”一层 ,从外向里依次为厨房、客厅、卧室和储物间,房子的高度比普通人家要高一些。除了厨房和厕所还算方正外,越往里走房子越不规则,一般的房子都是方方正正的,此处的卧室和储物间墙壁都有明显的弧度。隔壁家的面积约为20平方米一室一厅,位于“圆柱体”一层里面 ,因此房间内墙是一个圆弧。二楼户型与一楼基本相同,也是分为两户。与楼下两层不同的是,三楼只有一户,位于“圆柱体”内的一室一厅,还有一个小阁楼。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孙先生望着窗户说,“听老人说,这些是以前的射击口,后来改造时,就把它改成了窗户。总共有10个射口,如果都改成窗户太多了,所以我们把其中四个堵死了。”

“炮楼”的窗户曾经是射击口。

2025年3月,窗户口破损。

2012年12月,居民走楼梯回家。

2025年3月,居民全部搬走,曾经的楼体布满了灰尘。

2012年12月,居民在“炮楼”的家中看电视。

2025年3月份,“炮楼”里的房屋已经搬空。


2012年12月,居民在“炮楼”的家中。

2025年3月份,屋中留有一些家具。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