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行:逐“绿”不辍 添彩“绿水青山”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34:00
福建连续46年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为发展绿色金融,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工行)打响“工银绿色银行+”品牌,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产业,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并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绿色银行”优秀机构称号,助力福建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碧水”润榕城 织就生态网

治理后的福州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
漫步福州街巷,星罗棋布的内河犹如翡翠项链,串联起这座千年古城的生态脉络。
2018年,福州北控鼓台水环境有限公司启动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对福州城区21条河道及左海、西湖进行综合治理。“必须让金融‘活水’润泽生态治理。”工行福州分行捕捉到这一机遇,当即成立专项服务小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联动总行、省分行开辟绿色通道,获批超10亿元综合授信,为水系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更令人欣喜的是,经相关部门检测,治理后的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工行的资金支持不仅解决了项目建设难题,更帮助我们建立了长效运维机制。”福州北控鼓台水环境公司负责人指着河面实时更新的水质监测屏说道。
下一步,该行将坚持以绿色信贷政策为引领,积极落实总行投融资绿色行业政策,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持续加大对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投融资支持。
科技“碳”先锋 智绘新图谱

走访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
南平市延平区竹林云雾缭绕处,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掠过,实时碳通量数据在南平“双碳”产业园的大屏上跃动。据悉,这里是全国第四家、省内唯一的“双碳”产业高地。
2023年,当得知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子闽北的消息后,工行南平分行闻“碳”而动,提前部署,第一时间组织专业团队,上下联动、多方协作,深入该中心走访调研,以专业能力、综合资源为其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功获得了该中心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当得知作为国有资本参与“双碳”产业发展的福建某公司具有融资需求后,工行南平分行迅速行动,及时“把脉问诊”,为其量身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多亏了工行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我们的资金难题才迎刃而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截至目前,工行南平分行以信用方式为该企业办理流动资金贷款超2600万元,同时为其子公司办理了对公结算账户、网银以及个人代发工资等一系列配套业务,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金融动能。
福建工行紧跟南平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专门制定绿色金融服务发展规划,持续跟踪“双碳”产业的发展动态,依托自身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为“双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光伏映青山 点亮万家火

龙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光伏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龙岩的青山翠谷间,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点亮千家万户。龙岩年均有效光照达1250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光伏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当地政府《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行龙岩分行迅速响应,将光伏产业列为绿色金融重点赛道。
面对工商业光伏项目“小而散”的特点,工行龙岩分行推出“梯度支持计划”:为福建某新能源公司矿山闲置用地、建筑屋顶等四个在建光伏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累计投放贷款超5800万元;针对龙岩某新能源有限公司三个光伏项目,量身制定服务方案,精准滴灌近1700万元信贷资金;在华电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两个光伏项目中,已授信2100万元,助力企业低碳绿色发展。
“不用抵押,手机上就能申请,利息还比普通贷款低。”永定区农户张大姐通过工行“光伏贷”获得近30万元资金,在自家300平屋顶建起光伏电站,年增收超3万元。这款普惠金融产品以信用方式授信,单户最高30万元,执行LPR基准利率,已惠及170多户家庭,累计放款近2300万元。
2022年以来,工行龙岩分行绿色贷款增量近55亿元,增幅超165%。光伏项目带动开立个人账户超300个,吸引7家新能源企业落地结算账户,日均存款超150万元。
福建工行正以“光伏贷”为支点,深化“光伏+农业”“光伏+储能”等模式,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绿水青山,撬动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文/图 福建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