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训促防以防促净,深圳住宅区病媒防制实训在梅林街道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59:00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蒋蒙 4月的深圳,既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也是第38个“清洁深圳月”。在全市上下全力备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残特奥会的背景下,住宅区作为病媒生物防制的“第一道防线”,成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3日,深圳市爱卫办在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院小区举行住宅区病媒生物防制现场实训,以“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形式,推动全市住宅防控提质提效。

样板小区现身说法:梅林打造“智慧防控”新模式

梅林街道是全市唯一省级病媒生物防制样板点创建街道,旨在从机制、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创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本次培训选址的翰岭院小区正是街道的代表点位之一。街道围绕“环境治理—巡查监测—精准消杀”三大核心环节,建立起以专业力量为骨干、智能设备为支撑的科学防控体系。

依托街道公卫中心指导,通过网格化巡查、物业自查机制,联动数字化设备,精准锁定高风险点位,有效清除蚊蝇鼠蟑的孳生环境,切实提升病媒防制的效率与质量。梅林街道率先在辖区试点使用可BRT智能捕鼠器,该装置外接电子显示屏,内置无毒无害的诱饵,捕获的鼠尸直接浸泡在抗菌除臭消毒液中,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并保护居民健康。此外,智能装置可实时监测捕获数量,便于精准安排清掏频次,全面提升鼠患治理效率,助力营造洁净、安全的社区环境。蚊虫监测环节,部署自动监测仪,借助特制引诱剂和红外传感技术,实时生成蚊虫密度热力图并预警传染病风险。绿色消杀领域,试点应用Bit复合生物药剂,精准防控抗药性蚊群。

三大场景系统展示,培训内容实用直击难点

本次实训特别设置三大实景展示区,从日常高频问题出发,结合现场操作指导,系统展示住宅区病媒生物防控的规范流程和操作要点:公共区域花圃重点治理蚊虫孳生地和鼠患,针对小型水体和鼠洞,通过实物演示指导环境适配消杀器械与药品选用,规范设置防蚊闸、毒鼠屋等设施,明确清积水和设施维护标准;地下停车场聚焦积水井、排水沟防控,规范安装防蚊塞和防蚊网,强化密闭空间消杀器械操作规范,定期疏通管道、清理积水,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实施规范投药灭蚊;小区天台重点防控闲置瓶罐及鱼缸积水,通过清理杂物死角、定期喷洒滞留药剂等举措,现场示范长效治理技术规范。通过这场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培训,参训人员对住宅区“如何治”“怎么管”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预防为主,技群联动:向主动防控迈进

培训会上,市爱卫办明确指出,病媒生物防制要坚持“预防为主、消杀为辅”的工作方针,构建“人防+技防+群防”三位一体的协同防控体系。各区相关部门应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对照十五运会保障标准,全面排查重点场所病媒风险,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实现从“被动式消杀”向“主动型防控”转型,为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成绩斐然,持续巩固:梅林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得益于“科技赋能+病媒防制”模式,梅林街道在病媒防制工作中成效显著。2025年3月,在福田区爱卫办组织的冬春季专项评估中,梅林街道以88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区十街道首位,赢得“居民满意度高、治理效果好”的广泛认可。展望未来,梅林街道将继续夯实基础,拓展经验,推动防制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迈进,为全市打造多场景“可推广、可复制”的防控样板,助力“健康深圳”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