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人博会|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杨劼: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亲人身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5:26:00    

4月初,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政策,杨劼从北京来到贵阳,开启为期两年的派驻工作。这一次,他不再是匆匆探亲的游子,作为贵州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他要将首都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平移”到贵州,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家乡亲人。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杨劼

杨劼是生长在首都的新一代北京人,却与贵州有着割不断的渊源。20世纪40年代,祖籍湖南的爷爷奶奶迁居贵阳,父亲从小在贵州长大,从贵州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后北上发展。每年寒暑假,年少的杨劼都会带着送给爷爷奶奶的猪油,坐上颠簸48小时的绿皮火车回贵阳探亲。如今,杨劼仍能说上几句地道的贵阳话,对油榨街的老屋、黄果树瀑布的水雾和贵阳的街巷记忆犹新。

1999年,杨劼从北大医学部毕业,深耕骨科领域26载,成为北大医学部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在儿童及青少年保髋治疗方面成为权威专家。当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需要人才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父亲84岁了,他说‘应该把北京医疗技术带回贵州’。”这份嘱托,成了他南下贵州的初心。

初到贵阳,作为副院长,杨劼既要负责管理,又要推动业务发展,“如何让髋部疾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了他思考的重点。

“输血更要造血!”杨劼深知,只有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才能让优质资源真正下沉。他计划推动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将“北京经验”转化为适合贵州的“本土方案”,引入早期筛查机制,筹备骨科相关特色门诊,努力将贵州医院打造成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骨科中心。

父亲常说:“我们家的根在贵阳,只是枝丫伸到了北京。”如今,杨劼把根重新扎进这片土地,“我想让更多贵州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这是使命,更是对亲人的承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