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湖北开放型经济怎么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6:50:00
提升光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外向度,形成国内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辐射最广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企业出海便利化水平,提升“开放湖北”全球影响力……
4月29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湖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北近期出台了《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围绕“打造什么样的开放高地,怎么样打造开放高地”,提出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大高地的具体举措,力争到2027年开放型经济中部领先,到2030年开放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整体重塑,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今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全球经济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表示,湖北全力实施“防冲击九新措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实现从沿海开放后队向新时代发展前队的跃升。
今年一季度,湖北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分别为392亿元、229.7亿元,分别增长46%、42%。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36.4亿元,增长18%。湖北省商务厅计划全年组织30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加大对企业“出海”的政策支持,开拓欧洲、东盟、中东、非洲等多元化市场,做大外贸朋友圈。
同时,积极推动出口转内销,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我们正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全力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龙小红说,上周,湖北省商务厅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到场,京东、淘天、武商、长江国贸等与外贸出口企业签订出口转内销采购协议、合作计划,签约金额达145亿元。下一步,湖北还将开展外贸优品进商场、进超市、进步行街、进重点商圈,拓宽外贸转内销渠道。
近日,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式获批,将充分发挥花湖国际机场物流枢纽优势,增强机场开放功能、集货功能,推动航空货源持续向花湖机场集聚。截至4月27日,花湖机场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15.4万吨,新开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0条,引入货运航司23家、货代企业85家。机场航空口岸从批复同意到验收通过仅用40天,刷新中国民航口岸验收最快纪录。获批全国保税航油监管优化首批试点,开通保税航油加注业务,预计全年加注保税航油量20万吨,可为航司节约成本约7000万元。
中欧班列作为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自2014年常态化开行以来,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开行5166列,累计承运货值超1100亿元,累计开通57条跨境运输线路,常态化开行“日韩-武汉-欧洲”国际海江铁联运班列。正在培育“班列+口岸”“班列+贸易”“班列+电商”“班列+园区”“班列+金融”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临港、适铁产业,推动班列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布局一批境外分拨中心和海外仓,提高境内外集货和集散服务效能。
武汉海关副关长刘天竹表示,过去一年,武汉海关先后出台支持“万亿级支柱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升高级认证企业通关便利的系列措施80余条,湖北“空水陆邮”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7058.4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今年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7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达1743.1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刘天竹介绍,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武汉海关实施上海洋山港与武汉阳逻港“联动接卸”监管创新,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离港确认”等便利高效的作业模式,实现湖北省水运口岸全覆盖;扩大“内河运费扣减”举措享惠面,去年以来累计扣减内河运费8104万元,惠及企业574家,为企业减轻税负1203万元。
“优化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拓展到公路口岸,提高关键设备和物料周转速度,截至目前,省内已有14家高新技术企业受惠,累计享惠货值达683.3亿元,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刘天竹说,下一步,武汉海关将聚焦外贸需求,出台新一轮支持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