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百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马拉松门诊开诊,守护跑友“每一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07:00    

【来源:南京卫生健康委员会_工作动态】

“我之前‘跑马’时发现膝盖外侧有疼痛感,后半程总是咬牙坚持才能跑完。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4月13日上午,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马拉松专病门诊首次开诊,不少马拉松爱好者有序排队等候。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热潮持续升温,但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满足广大跑者的专业化诊疗需求,该马拉松专病门诊将预防、诊疗、康复集于一体,依托体卫融合特色,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首诊预约火热,跑友直呼“懂我”

“首先我要抬起你健康的右腿,以获得一个可拉伸程度的基准。”当天上午,记者看到,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马拉松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陈烁,正在诊室内帮助通过拉伸、屈膝、触诊等手法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据悉,马拉松专病门诊首次开诊的消息一发布,开放预约的20个名额就早早被约满。

2024年,跑友庄先生在一次马拉松训练中受伤,导致左膝关节外侧在运动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当天,在马拉松专病门诊经过诊断,陈烁为他开具了手法治疗、物理治疗、运动康复治疗三项相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案。

“有这样的门诊方便多了,医生能针对我们跑友的训练情况,开具以运动和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感觉医生特别‘懂’我们!”庄先生说,“以前受伤只知道去骨科,现在有这样专业团队指导如何科学重返赛道,对马拉松爱好者来说真是太好了。”

中西医结合,守护“每一步”

在运动康复室,记者见到了刚在马拉松专病门诊完成诊断的跑友李女士。她踏上跑步机,康复师则利用跑步机上的动态捕捉系统和足底扫描系统,分析她的跑步姿势。“跑步时,我们应当保持身体直立,落脚点要位于身体正下方,减少跨步过大的冲击力;摆臂幅度不宜超过胸部,避免肩颈僵硬。”该院运动医学科康复师韩与作介绍。

“我们不仅引入国际先进设备,还融合了中医推拿、艾灸等传统疗法。”该院门诊部主任钱媛表示,医院未来还计划开发与马拉松相关文创产品,将中医、中药融合,把“治未病”理念融入跑者日常防护。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南京体育医院专病门诊量为15202人次。该院平台目前共包括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门诊量达221478人次。随着马拉松专病门诊的开设,这一数字或将成倍增长。

“南京每年举办十余场马拉松赛事,但大部分跑者都缺乏科学训练和完整规划。”钱媛透露,随着马拉松项目越来越“火”,未来该专病门诊还将联合南京各大跑团,开展科普讲座、线上直播等,并嵌入赛事医疗保障体系,“从源头减少运动损伤,比赛后急救更有意义。”

体卫融合,打造健康“防护网”

“马拉松专病门诊其实是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赛前健康评估、科学训练指导、赛后康复治疗,开设这样的门诊,更大意义在于能够让跑步爱好者了解科学的运动方式,做到赛前评估风险、预防受伤,如果受伤,也能快速重返赛场。”钱媛说。

作为全国首家依托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的体育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体育医院)打造了“体育+健康管理”“体育+运动康复”“体育+运动医学”“体育+中医”四融合的科学运动与精准医疗相结合的“多专业一体化”特色服务模式,将体检筛查、健康管理、运动防护、运伤诊治、运动康复、训练指导进行有机结合,满足全人群(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运动损伤人群)全流程(治未病、治已病)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京将进一步推进体育医院建设工作,通过整合中医、运动康复等优势学科,开设运动相关门诊,力争开展中医特色一体化运动康复诊疗服务,全年不少于5万人次;为群众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全年不少于3500例。此外,围绕“体育+”“+体育”,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体育机构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专业健身指导人员、体育院校有关专家等作用,为市民群众推广运动促进健康理念,让更多人了解“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